招生就业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招生信息

【2022本科一批次招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发布时间:2022-06-20  |  作者:   |  查看次数:[]

专业前景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该专业的服务领域已经从电力系统向工农业现代化领域电能供应和自动化应用并扩展到了新能源如风力与太阳能发电、高压交直流电力输送与变配、智能电网、数字精准农业、物联网、楼宇自动化等诸多领域,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企业管理与营销等。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甘肃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电气工程本科专业,具有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积淀,是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农业工程的二级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支撑专业。本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个性、高素质、广适应”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实施了重视掌握基本理论、强化铸就实践技能、磨砺应用创新精神的“三层次”电气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通识、专业、个性化发展”的“三平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相结合、电力自动化与电气信息化相结合、校内实习实践与校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等“四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行四年不断线的校内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稳步推进专业英语及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着力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能较好地适应甘肃和西北地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市场需求,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并具有较为鲜明的新能源电力特色和较强电气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专业特色。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进入电力行政管理事业单位、新能源和热力发电企业、中小型水力发电站、工业生产与制造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现代化农业企业等单位,从事地方电力行政管理、电力输送与分配管理及维护改造、信息技术应用、工农业自动化技术开发与管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电气动力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供电质量与调度安全监控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继续深造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有10%左右的毕业学生推荐免试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师资队伍本专业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教学团队中博士和硕士占比为100%,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其中教授5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2人。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高晓阳教授被国家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被国家农业部聘为“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家库”检测技术专家。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教专委会委员、甘肃省电工理论与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肃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63科技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和省厅级科研与教研课题10多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专利6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厅级奖2项。发表科研和教改论文50余篇。主、参编全国农林院校规划教材2部。曾获甘肃农业大学“SRTP优秀指导教师”、“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上一条:【2022本科一批次招生】 车辆工程 080207 下一条:【2022本科一批次招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关闭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邮编:730070 Copyright@2021- 榴莲官网自直接进入 (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宜天网络